HDMI

HDMI

高清多媒体界面(英语: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,缩写:HDMI)是一种全数字化影像和声音发送接口,可以发送未压缩的音频及视频信号。HDMI可以同时发送音频和视频信号,由于音频和视频信号采用同一条线材,大大简化系统线路的安装难度。

与DP的区别

HDMI是被设计来取代较旧的模拟信号影音发送接口。HDMI继承DVI的核心技术“传输最小化差分信号”TMDS,从本质上来说仍然是DVI的扩展。画面是以逐行的方式被发送,并在每一行与每祯画面发送完毕后加入一个特定的空白时间(类似模拟扫描线),并没有将数据“Micro-Packet Architecture(微数据包架构)”化,也不会只更新前后两帧画面改变的部分。每张画面在该更新时都会被完整的重新发送。

而DisplayPort一开始则面向液晶显示器开发,采用“Micro-Packet Architecture(微数据包架构)”传输架构,视频内容以数据包方式传送,这一点同DVI、HDMI等视频传输技术有着明显区别。

更多先进特性对比: https://www.cnbeta.com/articles/tech/1034975.htm

历史

HDMI 1.4

2009年5月28日提出,最高支持4K×2K(3840×2160p@24 Hz/25 Hz/30 Hz或4096×2160p@24 Hz)

HDMI 2.0

2013年9月4日提出

  1. 新增2160p@50 YCbCr 4:2:0、2160p@60 YCbCr 4:2:0(4K分辨率)
  2. 传输带宽18Gbit/s 支持4096*2160*60Hz

HDMI 2.1

2017年1月4日提出

  1. 支持的最大分辨率为 10K/120 Hz



比特率编码

在早期的DP和HDMI标注中,数字信号大多使用8b/10b的比特率编码进行传输。在8b/10b编码模式下,意味着每8位数据在实际传输中需要10位的传输带宽,而这些多出来的冗余用来确保信号的完整性,这意味着他们只有80%的理论带宽可以用来传输数据。

而在最新的协议下,DP 2.0采用128b/132b进行传输,编码效率效率提升到97%,而HDMI 2.1则采用16b/18b进行传输,编码效率为88.9%。

加上同代的DP接口一般都拥有更高的传输速率,所以最新一代DP接口相对HDMI的拥有更高的数据速率。

数据表示

每个像素都拥有红色,绿色和蓝色(RGB)这三个数据点,或者使用亮度,蓝色色度差和红色色度差(YCbCr / YPbPr)三个数据点

各种接口速率

查看电脑USB接口

接口驱动更新

???

软件的帧率

Windows

Android

实际应用

联想2020R7000

type c,同时支持dp1.2的视频输出 21.6Gbps

HDMI2.0 18Gbps

怎么算

小米的显示器是DP1.4的接口 10bits

但是实际是8bits 下需要的带宽为为3*8*3440*1440*100Hz=11888640000bps 3种颜色每个8位。

11888640000bps / 0.8 = 14860800000bps 也不对,哪里有问题

实际

买了根DP1.4的线,但是只有DP1.2的口

但是144Hz带不动,会花屏,或者闪烁。

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学习

暂无

遇到的问题

暂无

开题缘由、总结、反思、吐槽~~

参考文献
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USB#%E6%A0%87%E5%87%86USB%E6%8E%A5%E5%8F%A3

https://www.cnbeta.com/articles/tech/1034975.htm

DP

DP

DisplayPort(简称DP)是一个由PC及芯片制造商联盟开发,视频电子标准协会(VESA)标准化的数字式视频接口标准。该接口免认证、免授权金,主要用于视频源与显示器等设备的连接,并也支持音频、USB和其他形式的资料。

用于取代传统的VGA、DVI。 DisplayPort是第一个依赖数据包化资料传输技术的显示连接端口。

历史

1.0

2006年5月发布。带宽10.8Gbps。DisplayPort 1.0的最大传输速度是8.64Gbit/s,长度是2米。已经废弃。

1.2

于2009年12月22日发布。它最大的改变是传输速度增加两倍到21.6Gbit/s(High Bit Rate 2(HBR2)mode),支持4K(4096X2160)60Hz,因此支授更高的分辨率、帧速率及色深。苹果公司设计的Mini DisplayPort亦兼容此标准。支持3D、支持多流(multi-streaming)。目前此版本是主流。

1.3

2014年9月15日,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发布DisplayPort 1.3,带宽速度最高32.4 Gbps(HBR3),编码后有效带宽为25.92 Gbps,可支持4K(3840X2160)120hz、5K(5120X2880)60hz、8K(7680X4320)30hz。

1.4

2016年2月份最终版的DP 1.4连接端口规范,新标准基于2014年9月的DP 1.3规范,带宽不变但加入了显示压缩流(Display Stream Compression)技术、前向错误更正(Forward Error Correction)、高动态范围数据包(HDR meta transport),声道也提升到32声道1536 KHz采样率,一般情况下,DP1.4可提供4K 120Hz 8bit输出,若搭配DSC技术,可提供4K 144Hz 10bit输出。

DP1.4目前有严重BUG,无法进入bios或屏幕休眠后无法唤醒,20和30系显卡NVIDIA官方尚未放出修复更新,必须要显卡厂商自行修复,建议改用HDMI2.1

2.0

  1. 三倍数据带宽性能
    之前版本的DisplayPort v1.4a提供了32.4 Gbps的最大链路带宽,四个通道中的每一个都以8.1 Gbps / lane的链路速率运行。使用8b / 10b信道编码,相当于25.92 Gbps的最大有效载荷。

DP 2.0将最大链路速率提高到20 Gbps / lane,并具有更高效的128b / 132b信道编码,最大有效载荷为77.37 Gbps - 与DP 1.4a相比,增加了三倍。

这意味着DP 2.0是第一个以60 Hz刷新率支持8K分辨率(7680 x 4320)的标准,全彩色4:4:4分辨率,包括每像素30位(bpp),支持HDR-10。

  1. 单显示分辨率???
    一个16K(15360×8640)显示器@ 60Hz和30 bpp 4:4:4 HDR(带DSC)

    一个10K(10240×4320)显示器@ 60Hz和24 bpp 4:4:4(无压缩) 双显示分辨率

    两个8K(7680×4320)显示器@ 120Hz和30 bpp 4:4:4 HDR(带DSC)

    两个4K(3840×2160)显示@ 144Hz和24 bpp 4:4:4(无压缩) 三重显示分辨率

    三个10K(10240×4320)显示器@ 60Hz和30 bpp 4:4:4 HDR(带DSC)

    三个4K(3840×2160)显示@ 90Hz和30 bpp 4:4:4 HDR(无压缩)

特点

  1. 完全兼容现有HDMI1.4a标准和旧的HDMI标准。
  2. 支持USB Type-C。
  3. 支持144Hz刷新率
  4. 支持6、8、10、12与16位色深。
  5. 1080p的有效传输带宽保证长度为5米。
  6. 多屏幕输出
    DisplayPort 1.2支持MST(Multi-Stream Transport),单个DP可连接到多个显示器。要使用这项功能,显示器需要支持DP 1.2菊花链(Daisy-chaining),或使用MST Hub把DP一个拆成三个。

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学习

暂无

遇到的问题

暂无

开题缘由、总结、反思、吐槽~~

参考文献